标准解读
    《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》标准“高”在哪里? 
    发布时间:2021-02-03 | 信息来源:中华标局

     

  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,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。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》,提出6大方面共51条具体举措。

    《方案》全文提到39标准,其中哪些举措与标准化工作直接相关?标准化工作部门如何破题?且看标局划重点。《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》中的标准化工作

     

    5.全面落实“全国一张清单”管理模式

    制定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标准并开展综合评估。

    22.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

    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

    24.完善质量管理政策措施

    完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。

    25.优化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制度

    推动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一批企业标准排行榜,引导更多企业声明公开更高质量的标准。修订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,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。

    33.培育发展能源商品交易平台

    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、全国电力交易机构、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充分发挥作用,进一步健全交易机制、完善交易规则、严格监管标准

    38.深化竞争规则领域开放合作

    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、监管体制、经营资质、质量标准、检验检疫、认证认可等相衔接。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海外投资、产能合作项目紧密对接,加强国际合格评定人才培养,主动参与认证认可有关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

    39.推动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接轨

    在医用电器、消毒用品、智能照明电器、家用电器、学生用品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领域制定修订一批国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,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。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,在消费品领域积极推行高端品质认证

    41.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

    按照鼓励创新、平等保护原则,对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,分类实行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标,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,不得简单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监管。

    46.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

    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制定发布产品和服务标准,参与制定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团体标准及有关政策法规。

     


    对各地区各部门的要求:

   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,按照职责分工,完善工作机制,积极主动作为,破除本位主义,增强合作意识,认真抓好行动方案落实工作,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示范建设

    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市场监管总局、商务部负责统筹协调有关任务落实,及时对行动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,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重要情况及时按程序请示报告。

     

     
    上一篇:编制说明对标准编制的影响和作用分析
    下一篇: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实践